匆匆

  • 普通話
  • 廣東話
文章分類
自然的容顏(小學)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甚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那裏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裏,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汗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並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甚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甚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甚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甚麼偏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甚麼一去不復返呢?

問題:文章最後一段的作用是甚麼?
答案:文章最後一段的內容曾在第一段出現,這種寫法稱為首尾呼應。文章最後一段的作用是照應開頭,達到首尾呼應的效果,使文章的結構更加緊密。另外,文章最後一段用上了疑問句,其作用是產生深化主題之效,讓我們反思應當要珍惜時間,而不是白白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