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從西環穿過

  • 普通話
  • 廣東話
文章分類
電車從西環穿過(中學)
作者
唐至量

夜幕低垂,經過一天喧囂的上環,此時已是車疏人稀,漸漸歸於寂靜。雙層電車笨重的仄身拐入摩利臣街,打了一個轉身,這才懶洋洋地同上環的最後一個風景——西港城揮手拜拜,像醉翁一樣搖搖晃晃朝西環行去。

電車在香港已被視作古董。早在一九零四年它就在港島北部橫貫東西區行走,至今凡九十年,如牛負重,功不可沒。

叮噹車在惠南大廈將身軀往左一擺,下了干諾道,經由永樂街和文咸西街街口上了德輔道西,開始了它的西環之旅。

在眼下維多利亞海港兩岸瘋狂填海的熱潮中,不說你也許還不知道哩,填海的始作俑者竟就在永樂街和文咸西街街口之處。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荷里活道口舊高升戲院至中環街市側一帶岸邊發生大火,燒毀四百七十二間樓房。當時第三任港督文咸覺得清理廢墟麻煩費力,決定將它們推落海邊,填出一塊新地來。這便有了今日的永樂街和文咸東、西街。

事隔一個半世紀之後的今天,當我乘著叮噹作響的電車進入西環,如同進入時光隧道,眼前的景象恍若是個多世紀前一樣……

幾塊霓虹燈看板橫街當空挑出:蟲草城,參茸城,魚翅城……雖然廣告詞做得也算誇張,但終因數量太少,勢弱而不成軍,一閃即逝,瞬間便沉入一片黯淡。透過昏黃的街燈,隱隱望見店鋪門楣上的招牌:××海味,××臘味……其實什麼都不用看,單憑那彌漫整條街道的異味,遠遠就明白這裏經營的是什麼行業了。

香港開埠之初,西環海旁便是一個頗為熱鬧的漁市碼頭。每天一早,漁家將捕獲的海鮮在此處與海產商人交易,再由他們批發出去。隨著填海擴地,海鮮市場轉移,乾貨市場興旺起來,及至今日,德輔道西仍是香港屈指可數的海味市場。伴著這一爿爿海味、臘味店的是一家又一家的銀行,自動提款機更是百十步甚至十幾步就有一個,可見商業活動的蓬勃活躍。比起鰂魚涌新區連跑三座天橋都找不到一個提款機不知要現代化了多少。

但是,它距現代都市文明還是越離越遠了。

滿街垃圾,滿街污水,滿街腥味,滿街臭氣。商鋪將貨物堆到路上,飯館將餐桌開到街上。早晨,赤膊的阿叔推貨上市慌慌忙忙,夜晚,白髮的阿嬸推著垃圾車踟躕蹣跚。夜色中,電車搖搖晃晃了半個多小時,沒有看見一家像樣的百貨商場,沒有一家影戲院,甚至沒有豪華房車。來往半山區的豪華房車似乎都刻意避開這條街道,北走大道西,南行干諾道,非不得已要穿過德輔道,也選在這一帶唯一的一家政府機構——七號差館門前經過,即便如此,它依然連眼角瞟都不瞟一下,十分傲慢地飛馳而去。

西環窮了,越來越窮了。這三兩年來,乘電車上工下工的人明顯增多,車也愈發擠迫了。電車也有點不屑為窮人服務,於是乎,脫班,開倒車,雨後不清潔,滿座椅滿車廂水淋淋的,乘客自己動手揩拭,以至紙巾報紙垃圾遍地一片,唉!……

不過窮也有其「可愛」的一面。正因為「窮」,當年煙花勝地石塘咀,如今煙滅柳絕,反倒乾淨、平靜、樸實了許多。哈哈!

當然,西環也還是在前進。比如屈地街、山道一帶的名人廣場、香港商業中心、太平洋廣場等等一批新型商廈相繼從舊式樓群中站立而起。就在走筆於此之時,傳媒披露:土發公司將收購皇后街重建大型商場。皇后街是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潮州菜街市,一百米長的小街上聚集了一百多家潮州菜館,斗記菜館已有七十年,當年李嘉誠也常來光臨幫襯。於今要拆掉,有人感慨一番也是情理中事。保護傳統和發展市政,二者如何做到和諧統一,是一門深刻的學問。可惜香港在這方面做得並不能說好。

再乘電車折返由西而東駛出西環,行到永樂街口轉上干諾道,就在這一霎那之間,我心底頓然湧出一種猶如「出三峽」一樣的感覺,心胸豁然為之開朗。與此同時,自己亦如夢初醒,發覺自己身在香港。
 

問題:第八至十一段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
答案:第八至十段先指西環「滿街垃圾,滿街污水,滿街腥味,滿街臭氣」、「西環窮了,越來越窮了」,「電車也有點不屑為窮人服務……脫班,開倒車」;第十一段筆鋒一轉,言及「不過窮也有其『可愛』的一面」,讚揚西環的好。這是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